官搭民烧的意思是什么?官搭民烧其实从明代晚期就有,但是明代晚期的官搭民烧和清代的官搭民烧其实是有本质差别的,明代晚期的官搭民烧相当于是什么呢?就是叫做派外单,就是皇帝说我要就要烧10万件瓷器。
官窑它烧不了,而且很长时间官窑就不烧了,所以这个单子就下放到民间,摊派到各个窑户,官搭民烧在明代很长一段时间是这种情况,但清代的官搭民烧其实是官窑的体系,嵌入到整个的产业链当中。
比如说唐英当年做的官窑瓷器有很多,他自己不在御窑厂里面烧,他其实也是到外面去搭烧,但是他的搭烧,不是那种欺压百姓,他是什么呢?就是我要你最好的窑位,但是我给钱并且给的比普通人给得多。
这样它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就是我本来接政府的单子有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但现在才发现确实是好事,因为反正我是对外租,你现在来租还给的多,但要求也高,就是需要最好的窑位。
官方说我要最好的窑位,也给最好的价钱,所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清三代瓷器越来越走向高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