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收藏:认识底款,从帝王年号到人名

 拍賣資訊     |     来源  域鉴古玩    |    2023-05-16 17:09

如果我们以款识的内容来作为古董的判断依据,在收藏界也是有对应的排列规则的,按照顺序分别是本朝款、存托款、人名款、字款、画款、简单的花押款来进行排列。
 

明清瓷器收藏:认识底款,从帝王年号到人名
 

1:清乾隆仿汝釉琮式瓶,尺寸:高29.4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6,040,000 。

 

如果对不一样的款识进行内容上的区分,比较多见的是帝王的年号款、堂名款、官字款、铭文款、花押款、用途款、寄托款(也有人叫做伪托款)、吉语款、人名款等。

 

在明清的官窑陶瓷当中最为常见的款识就要算是帝王年号款,它在明朝的永乐年间开始出现,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就有标有“永乐元年”的楷体陶瓷残余部分出现。

 

明清瓷器收藏:认识底款,从帝王年号到人名
 

2:明隆庆青花矾红「水波九龙」图小碗,尺寸:8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6,040,000 。

 

明代的帝王年号款比较多的是用青花料进行书写的,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官窑的瓷器款识也还是比较多的用青花来进行款识,而珐琅彩瓷这些品种会比较多的用料彩。到了乾隆之后,粉彩瓷器就会比较多的用红彩来进行款识的书写了。

 

明清瓷器收藏:认识底款,从帝王年号到人名
 

3:明永乐甜白釉暗花「四季花卉」图撇口碗,尺寸:21.2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6,040,000。

 

和帝王年号款识相互映衬的是人名款,这种款识标注的是陶瓷制作工匠、陶瓷作为的主人、器皿监造人以及收藏者的名字,并且不论是书写的还是刻划的位置,也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或者是固定的模式,有的会刻在陶瓷的外面底层(比较多的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末期),或者书写在瓷器的外面壁上。

 

清代瓷器的款识当中堂名、斋名比较多的会选择使用楷书来书写。制作这个瓷器的人有四种:一个是帝王,一个是皇亲贵族,一个是比较有名的士大夫或做官的人,一个是制陶界的知名工匠。

 

明清瓷器收藏:认识底款,从帝王年号到人名
 

4:清康熙釉里红「缠枝葫芦花果」图葫芦瓶,尺寸:18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6,020,000 。

 

在清朝的皇帝中康熙,乾隆因为擅长理学,因此这年代帝王时代御制的瓷器堂名,也会更多的选择理学的语句。皇亲贵族制作的瓷器,康熙的时候有拙存斋、绍闻堂等。乾隆朝有彩华堂、彩绣堂,制作的陶器也是内府御用的物品。

 

至于名士和大官制作的瓷器,有乾隆时期的雅雨堂制、玉杯书房、听松庐等。当时名工工匠有宝啬斋,有陈国治、王炳荣等等。

 

明清瓷器收藏:认识底款,从帝王年号到人名
 

5:清雍正斗彩大吉图碗,尺寸:直径15厘米,估价:RMB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5,980,000 。

 

道光时期恒堂瓷款的数量是最多的,款识如下:道光某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赏,的确是清瓷款识中非常奇特的品种。道光时期的听雨堂、惜阴堂,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些瓷器的主要制作人是谁。

 

不知道通过以上内容介绍,有没有让大家从帝王年号,到人名的款识有一定的了解呢?那么,在收藏的时候不妨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