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佛像亮点纷呈!台北艺珍艺术第七回拍卖会16日启幕

 拍賣資訊     |     来源  联拍在线    |    2023-09-14 14:45

进入八月,台湾夏拍如火如荼,台北艺珍艺术第七回拍卖会也将在8月16日拉开帷幕。本次拍卖囊括佛教艺术、唐卡、法器、高古玉器、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玉雕作品,以及宫廷艺术臻品等等,将与您一同走入文化世界,品味千年历史诞下的艺术结晶。

 

本场封面作品为一件极为罕见的红山文化玉太阳神人,神人臀部悬空作半蹲坐式,双手摆放于膝上,腋下钻两孔为臂,屈膝端坐,犹如沉思之状。双腿微分而足部相连,踏于月形台状物之上,足趾则以平行分隔号表现。头上竖立两丘高耸圆锥体的角状物,形如太阳光芒。双眼微隆,呈前圆后尖形状,额前雕琢有斜向网格纹,具有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风格特征。本件作品为圆雕太阳神人造象,局部受沁,器表包裹厚厚的包浆,带着莹润油亮之光泽。红山文化玉太阳神人存世稀少,几乎被各大博物馆所藏,可见该拍品的珍稀程度。

 

Lot 2207  紅山文化 玉太陽神人

规格:8.7×4.2 cm

起拍价格:3,000,000 新台币

参阅:1. 《紅山文化玉神人獸像(太陽神)》,高15.5公分,臺灣震旦博物館藏。2. 《紅山文化牛首玉人》,13.2cm,現藏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241A Arts of Ancient China。3. 《紅山文化玉坐人》,現藏于故宮博物院,載于《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1 新石器時代》,故宮博物院編、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年,頁52-53,編號 4。4. 北京翰海,1996/11/15,Lot 943,《紅山文化玉雕太陽神》,7.7cm,成交價 RMB 2,420,000。

 

佛教艺术一直以来是艺珍艺术每场拍卖的重要焦点,本次拍卖最为人推崇的是一尊14-15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本尊佛像可以说是西藏辉煌艺术时代的代表,清楚的细节交代,一层层堆迭的灿烂鎏金,金光锃亮,将14-15世纪西藏成熟的造像工艺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铜质厚实,实是精湛工艺之典范。整像保存完好,且来源清晰,流传有序,由英国伦敦Philip Goldman所收藏,后于2002年在纽约苏富比上拍,之后由纽约私人藏家购藏。
 

Lot 2225  14-15世紀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

规格:H:28 cm

起拍价格:3,000,000 新台币

 

精品一览

 

Lot 2201  紅山文化 玉鱉

规格:L:6.3 cm/ W:6.3 cm

起拍价格:1,000,000 新台币

玉鱉器表布有黑褐柏油狀斑點,局部附著石灰白沁。鱉頭頸前伸,殼近六角形,外伸四爪小巧,作爬行狀。背部渾圓鼓起,光素無紋飾,四足以多道寬短陰刻綫表現足蹼,頭部五官表現模糊,背部頸下鑽有一橫穿的牛鼻式孔,可供系挂。整器雕琢簡練,油質光澤,造型生動古樸。龜(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重要地位,在中國古文化中是四靈之一。《禮記》說:「麟、鳳、龜、龍,謂之四靈。」《莊子》說:龜是「天下之寶」。追溯中華民族對龜的崇拜,源遠流長。在紅山文化和淩家灘等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中發現數量較多的玉龜,可見得至少在5500多年前的先民,對于龜(鱉)已是相當尊崇。龜,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先民青睞。龜的背甲是隆起的圓形,象天,腹甲是方的,象地。而烏龜的脚就象徵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所以上古時期的先民認爲烏龜是縮小的天地。龜也是權力的象徵;遠古人選擇鳥、龜和魚爲推崇物件,幷將信仰寄托于上,有著崇高地位,是氏族的圖騰。據考古報告指出牛河梁第五地點一座老年男性墓中發現了兩隻玉龜,分別握在左右手。(插圖)在當時龜寓意著祈求氏族人丁興旺、漁獵豐收。更具有意義的是,先民通過雕琢玉龜(鱉)表現他們對公母、雌雄的認知。在牛河梁第五地點墓中的兩隻玉龜大小、頭部、尾部有明顯差別,一玉龜的腹部有一明顯的凹陷,有手指肚大小。生物學教授指出,腹部有凹陷的當爲公龜,可知,牛河梁紅山文化玉龜有公母之分。本件紅山文化玉鱉腹部平滑,應爲母姓。中國玉器中,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了以玉做的龜,延伸至夏商周,本件作品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参阅:1.《紅山文化玉鱉》,3.9*3.6cm,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2.《紅山文化玉鱉》,6.2*4.4cm,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3.《紅山文化玉龜兩件》,牛河梁第五地點一座男性墓中出土。4.中國嘉德(香港),2017/10/2,文化晚期玉龜,8.6cm,成交價HKD413,000。5.香港佳士得,2018/5/30,紅山文化晚期玉龜,9cm,預估價HKD400,000-600,000。

 

Lot 2196  紅山文化 黃玉玉飛鷹

规格:L:4.8 cm/ W:5.7 cm

起拍价格:1,000,000 新台币

玉飛鷹爲黃玉琢刻而成,做展翅狀,器形爲片狀,腹部略厚,滿布石灰白沁,質地瑩潤。整體略呈方形,鷹首爲半圓向上凸起,雙眼圓睜微隆,腹前用陰綫界出鷹爪,雙翅較薄,尾寬,翅上有突起棱綫表示羽紋。鷹背部有對穿的孔,可穿繫繩。紅山文化分布于中國東北地區,在其遺址中發現了較多的玉器,普遍來說,紅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較好。本件玉鷹系用黃玉琢成,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中可見類似玉材作品,十分少見稀罕。在紅山文化中以鷹爲題材的主要分爲二類:其一類近似方形,翅的邊緣平直;另一類鷹的翅膀大且展開,似飛翔狀。本件黃玉玉鷹屬 後一類,在遼寧省阜新市胡頭溝遺址出土有同樣的作品。此類玉鷹的造型較接近于現實,在鷹的腹面雕琢細膩而背部簡練或是光素無紋,系因此類作品爲先民仰望飛鷹所得的觀察結果。紅山文化玉器的造型深厚、凝重,重點部位突出,帶有與衆不同的神韵。如同本件玉鷹造型,既生動,又拙樸、豪放,帶有紅山文化鮮明特點。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参阅:1.香港佳士得,2019/11/27,Lot2704,紅山文化玉鳥形佩,L:4.6cm,成交價HK1,125,000 2.香港佳士得,2017/11/29,Lot2708,紅山文化晚期青玉鳥形佩,L:5cm,成交價HK1,500,000 3.紅山文化晚期 青綠鳥形玉佩,W:7.4cm,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

 

Lot 2206  紅山文化 玉女神首

规格:H:6.2 cm/ W:3.3 cm

起拍价格:1,000,000 新台币

玉神人首呈淡青黃色透明質,玉質緻密,油臘包漿瑩潤,帶有石灰白沁,局部帶褐色沁。圓首,頭上戴冠,雙眼圓凸,鼻子及兩側的雙耳立體突起,五官刻畫質樸。頸後兩側對鑽貫通的圓孔,孔壁有淺螺旋紋。整器光素無紋,形象寫實,其玉材質地、形制風格及製作技法,似屬紅山文化玉器範疇。玉人從新石器時代已有出現,反映了當時的宗教信仰。紅山文化信奉薩滿教,認爲萬物皆有靈。薩滿被認爲是有能力進入人神狀態的巫師,即藉其肉體被神靈占有或靈魂出竅而成爲人與神鬼交流之媒介,通過實行巫術爲人們消灾求福。巫師以玉通神,而玉人多爲巫師之原型,在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巴彥漢蘇木那斯台遺址出土的《石雕人像》,即是以巫師作法時的樣貌爲原型雕塑而成的作品。另在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出土的一件《紅山文化玉人》,呈站立祈禱狀,應同以巫師作法時之形象琢刻而成。文化期的神人像飽含文化與歷史,存世相當稀少,且存世的大部分已被博物館收藏,如震旦博物館及美國克裏夫蘭博物館,極少見于市面,去年香港佳士得11月拍賣《紅山文化青玉人面飾》,不到5公分的大小,以港幣近一百萬成交。再回顧2017年香港佳士得拍賣一件《紅山文化玉跽坐人像》,6公分左右大小以港幣790萬成交,可見類此題材之珍稀程度。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参阅:1.紅山文化石雕人像,19.1*6.2cm,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巴彥漢蘇木那斯台遺址出土,現藏巴林右旗博物館。2.紅山文化玉人像,18.5*4.42cm,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出土,現藏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3.香港佳士得,2019/11/27,Lot2705,紅山文化青玉人面飾,H:4.9cm,成交價HK 937,500。4.香港佳士得,2017/11/29,Lot2707,紅山文化玉跽坐人像,H:6.3cm,成交價HK 7,900,000。

 

Lot 2192  9世紀 那爛陀寺銅合金度母像

规格:H:9 cm

起拍价格:300,000 新台币

古印度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曾經吸引了無數朝聖者、學子前往,聞名于整個佛教世界。儘管現今的那爛陀寺已不復從前的繁華鼎盛,但他身爲中世紀佛教造像聖地,遺留下的璀璨,依舊隽永人心。在那爛陀遺址出土了衆多的佛教造像,其中尤以3號遺址附屬的東北及東南兩座五層磚塔上的陶土雕像和多處地點出土的金屬造像爲重。這批造像的製作跨越了5~11世紀大致700多年,從萌芽期發展至成熟,最後逐漸衰落。在5-7世紀爲那爛陀寺造像風格發展的萌芽時期,造像風格爲典型笈多薩爾納特式,涵蓋了笈多及後笈多時期的藝術創作。從遺址的規模建制中不難想見當時大批薩爾納特工匠受詔前往東部120公里之外的那爛陀開始創作,東來的薩爾納特風格開始在當地煥發勃勃朝氣,成爲占據主流審美的藝術風格。之後東北印度政治再度陷入無秩序的混亂之中,失去了皇家施供的支持,那爛陀寺的地位受到極大的打擊而陷于低迷。直到帕拉王朝的崛起才又再度恢復。尤其是達瑪帕拉(775~812)及提婆帕拉(812~850)時期,那爛陀的聲譽空前輝煌,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時刻。在西元8~9世紀,此時期造像已逐漸成熟,融入由印度各地來此取經學道的教徒帶來的不同地域之文化藝術。這個時期的造像應是多元文化和藝術融合的形式。在那爛陀博物館、印度國家博物館及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都有不少經典收藏。此時期造像頗有早期笈多造像的典雅之風。體態優美,在裝飾上也逐漸變得較爲繁縟華麗。本尊造像題材相當特別,帶有密教影響的元素。度母方額圓臉,面龐飽滿,髮際綫平緩,與庫基哈爾造像風格面部相較略有不同,是南北不同面貌審美所形成。度母目光直視前方,雙唇飽滿,嘴角上翹呈微笑狀。頭頂正中梳起一高髻,高髻上一小化佛,兩側各有髮辮垂于兩側。胸前佩戴短項圈,珠串粒粒分明。衣紋塹刻有紋飾,四臂戴環形臂釧和腕釧,系有腰帶。左腿置于台座之上,右腿伸開踏于蓮座前方。四臂一手持法印置于膝上,一手持蓮花,另外兩臂持法器自然彎起于身側,姿態閑適優美。台座由仰覆蓮組成,寬扁的花葉富有肉質感,花瓣正中微微凸起。上下錯開,以簡潔的形式表現豐富的層次。背後附有身光,身光多爲長圓舟型,最外圍一圈火焰紋環繞,頂部帶有一傘蓋。本件作品體量僅9公分,然刻畫的精細入微,時代地區風格鮮明,古樸富有藝術感,爲知名收藏家愛爾蘭美籍羅馬天主教徒Nyingjei Lam(菩薩道)舊藏。本件作品來源有序,除了是出自Nyingjei Lam收藏外,也曾在魯賓博物館中展出,幷收錄在David Weldon and Jane Casey Singer,《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Buddhist Art in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London ,1999,pl9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件作品由合金銅鑄成,其古銅色相當特別,系因在印度東部的金屬雕塑造像大都被掩埋過,長期在地下時發生的腐蝕會極大幅度的改變造像外觀,而本件作品應未被掩埋,因此保存相當良好,色澤優美。2015年紐約佳士得一尊泛亞收藏、安思遠舊藏的9世紀寶生佛像,不論面部刻畫、背光裝飾皆與本尊若合符節,如實反映以那爛陀寺爲代表的早期帕拉藝術風格,可作爲本尊參照。

来源:1. Nyingjei Lam Collection 2. Himalayan Art Resources item no.68406

参阅:1. 《9世紀蓮花手觀音座像》,H:30cm,那爛陀出土,印度那爛陀考古博物館藏。2. 《 9-10世紀銅虛空藏菩薩》,《印度與尼泊爾的銅造像》馮?施羅德,233頁。3. 紐約佳士得,2015/3/17,Lot12,9世紀寶生佛像,成交價 USD 269,000。4. 古天一,2018/6/17,Lot3025,10世紀文殊菩薩像,H:10.5cm,成交價1,610,000。

 

Lot 2111  17世紀 銅鎏金四不像鑄件

规格:H:23 cm W:28 cm

起拍价格:500,000 新台币

本件銅鎏金四不像鑄件作行走之姿,雙目炯炯有神,眉毛立體上卷,頂上有捲曲鬃毛延伸至後背,加施紅彩,雙角卷于頭部兩側,鼻孔噴發,獸嘴大張,姿態昂揚。四足帶爪,前後交錯,高低不一,如行走般,活靈活現,足部各加飾如同火焰般的雲紋,動態十足,虎虎生風。史上四不像是確實有的生物,屬偶蹄類動物,頭似鹿、尾似驢,却皆似是而非,所以名爲「四不像」。本件作品以精銅鑄成,再鏨刻鬃鬣毛髮,後施以層層鎏金,透過一道道精細工藝體現出本件作品珍貴之處,再加以四不像題材十分難得少見,更顯稀罕。

 

Lot 2161  清代 點翠鳳冠含七支發杈

规格:尺寸不一

起拍价格:2,80,000 新台币

 

Lot 2178  清乾隆 文殊菩薩像畫軸

规格:184× 88 cm

起拍价格:1,000,000 新台币

中國的佛畫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佛畫文化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顔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爲顔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艶,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艶麗明亮,因此被譽爲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本件拍品爲清早期的作品,其上所繪製之文殊菩薩像,面相祥和,慈眉善目,頭戴五葉法冠,身挂瓔珞帛錦,兩側蓮花搖曳舒展,左手持寶瓶,右手撫膝,自在坐于仰蓮座上,蓮座下獅子馱負且有一護法侍于旁。整幅唐卡遠觀構圖完整,菩薩生動自然,近賞細節描繪深刻,襯托出衆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智慧無上的大智文殊之名。佛畫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式極爲複雜,包括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綫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製作一幅佛畫用時較長,其費時與工程不輸廟宇建築,而便于携帶隨時參拜所蘊藏的宗教意涵,亦讓其完成作品之珍貴性,幷富有不同之藝術流派與風格。時至今日,佛畫更已成爲結合佛教與藝術的瑰寶,爲本件拍品增添收藏之價值與意義。

 

Lot 2191  清中期 碧玉熏爐一對

规格:高:11 cm,D:18 cm

起拍价格:1,000,000 新台币

本組碧玉熏爐以和田碧玉爲材,玉質剔透瑩潤。蓋鈕以花瓣爲造型,雅致具巧思,腹部兩側設蟠螭穿環耳。全器鏤空透雕花紋,從器蓋到爐身腹部,花紋細密相連,精緻非凡,高圈足亦鏤空雕琢卷紋草。雕刻技法純熟,全器無一空白,蟠螭耳形象生動,既有仿古元素又將清代宮廷裝飾元素及外來元素融于一身,精工細作程度應出自造辦處良工之手。自乾隆中期平定準格爾部及回部後,和田碧玉大量輸入宮廷,因其色澤沉靜古雅,常被選用製作陳設器。以爐爲主體的香具濫觴于宋代,清宮廷尤爲盛行,材質貴重,製作過程更不見絲毫馬虎。本對熏爐具焚香之實用價值,且其造型優美,更是陳設觀賞之品,在兩岸故宮博物院皆藏有數件碧玉蓋爐,可見得其在清宮盛行之程度,提供作爲本對熏爐之參考。

参阅:1. 清 碧玉獸面扁圓爐,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2.紐約佳士得,2019/3/21,Lot1110,清十八世紀 碧玉仿古龍紋三足蓋爐,24.4cm,成交價USD 555,000。

 

Lot 2197  紅山文化 玉勾紋型器

规格:L:17.8 cm/ W:3.4 cm

起拍价格:700,000 新台币

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爲勾雲形玉器,除了勾雲形玉器之外,還有一種狀似由扁柱狀刀柄和彎勾形刀刃組成的「勾刀形玉器」,也曾發現于內蒙一帶或見于海內外收藏之中。據學者黃翠梅于故宮期刊中所發表的《紅山文化的鷹形玉器與獵鷹信仰》中指出,此種勾刀形玉器極可能與另一種上端部具有側面鷹首造形的扁柱形玉器有關,而其原型,則似乎可以追溯到內蒙古林西縣白音長汗遺址興隆窪文化晚期房址出土的鷹首狀骨質刀柄。(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白音長汗-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雖然紅山文化墓葬中迄今未有側面鷹首形或勾刃形玉器出土,但是,此類玉器無論就裝飾或造形,如飾有瓦溝紋的鷹喙、勾羽及勾刀等等均與紅山文化玉器相當類似,推測多數屬 紅山或鄰近文化遺物。在研究期刊中排比白音長汗的鷹首狀骨質刀柄以及紅山文化的側面鷹首形和勾刀形玉器後,可以大致梳理出勾刀形玉器的器柄上端逐漸從具有壯碩勾喙的「側面鷹首」轉變爲寬扁狀「勾刃」的發展過程。整體而言,隨著形式的發展,鷹首厚實的上喙與前額部位的區分逐漸消泯,額後的勾羽或簡化爲小型突飾或完全消失,鷹的下喙與頸部逐步蛻變爲單層或雙層勾刃,至于原本用于表現鷹頸昂舉姿態的平行棱綫則轉化成分隔勾刃和竪柄的二道凸棱。在1999年玉器研究專家鄧淑蘋曾將「側面鷹首型」玉器命名爲「鷹紋權杖」2009年又稱「勾刀型」玉器爲「鷹杖」。透過種種,可以推測勾刀形玉器是以側面鷹首爲原型。本件玉勾紋形器體扁平,薄而長,覆滿器表的油蠟包漿,是歲月的痕迹也是歷史的證明。器身中間琢出兩道凸棱,兩道凸棱中琢磨有一圓孔,凸棱將器形分爲兩部,上部爲彎刀,下部爲直柄,直柄下端略尖,是紅山文化中的特有器形。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可見相似藏品,除此之外,市場上幷不常見,去年香港佳士得一件紅山文化玉鷹首杖保存幷不完整,即拍出港幣27.5萬,本件拍品保存良好,品項更佳,其價值更是不言而喻,值得珍藏。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参阅:香港佳士得,2019/11/27,Lot 2710,紅山文化玉鷹首杖,17.5cm,成交價HKD 275,000。

 

Lot 2217  元代 普賢菩薩像石雕

规格:H:41 cm

起拍价格:500,000 新台币

來源:香港東寶齋舊藏

 

Lot 2203  紅山文化 玉熊面佩

规格:L:10.6 cm / W:7.7 cm

起拍价格:500,000 新台币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Lot 2208  紅山文化 環面猪形龍

规格:D:5 cm/ H:2.6 cm

起拍价格:1,500,000 新台币

本件作品雕琢成厚實的圓柱型,橢圓形腰,上下對鑽圓孔,形制與勒子相似。外壁飾有一圈獸面紋,以陰綫刻畫獸面的細節,左右相連、連續不斷的獸面圍繞全器。每面獸面的上方略凸,似立起雙耳,更顯形象生動立體。紅山文化玉器以其種類豐富、造型獨特、製作精美,聞名于世,是新石器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玉文化之一。在紅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玉猪龍,而本件作品幷非考古發掘中所見的玉猪龍,是以另一種表現形式,應是原始社會圖騰崇拜進一步宗教化的産物。在天津文物處典藏中一件以猪爲主題的紅山文化猪首形佩便是另一種表現形式的展現,與本件拍品相似的可見201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獸面紋杖頂,後以187.5萬港幣成交,可作爲本件拍品參考。本件玉環面猪形龍歷史猶長,文化意涵極爲深厚,不論紋飾、器形、琢工皆爲上佳之作,收藏價值極高。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参阅:1. 香港佳士得,2017/11/29,Lot2705,紅山文化晚期玉獸面紋杖頂,6.8cm,成交價HKD 1,875,000。2. 紅山文化玉猪首形佩,3.5*4.5cm,天津市文化局文物處藏。

 

Lot 2211  宋代 茶盞

规格:D:12.3 cm

起拍价格:500,000 新台币

 

Lot 2224  良渚文化 玉琮

规格:H:2.5 cm / D:6 cm

起拍价格:600,000 新台币

 

Lot 2199  紅山文化 玉雙猪龍璜

规格:L:6 cm/ W:2.6 cm

起拍价格:450,000 新台币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Lot 2085  清代 白玉題詩筆筒「乾隆年制款」

规格:H:8.8 cm

起拍价格:600,000 新台币

 

Lot 2205  紅山文化 玉獸面ㄚ型器

规格:L:9.7 cm / W:3.2 cm

起拍价格:500,000 新台币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Lot 2020  16~17世紀 銀金剛亥母像

规格:H:30 cm

起拍价格:600,000 新台币

 

Lot 2174  清代 大明宣德年制款香熏爐

规格:H:13.5 cm

起拍价格:600,000 新台币

 

Lot 2046  紅山文化 玉猪龍

规格:8.5×6 cm

起拍价格:350,000 新台币

玉猪龍通體受沁,包漿油亮。龍首碩大,五官紋飾刻畫逼真傳神,一雙圓型大眼,炯炯有神,造型粗曠,因不同砣具運用而成或深或淺刻痕,以陰綫紋表現寬嘴,吻部前突,鼻子呈皺褶狀,形似猪,故稱猪龍。身軀捲曲如C形,圓滾厚重,是紅山文化特有的猪龍造型。背部對鑽一孔,可穿繩系挂。玉猪龍整體造型帶有原始的質樸美感,綫條不若戰漢時期的流利順暢之感,然純厚的古樸韵味鮮明可見。此器出土時常位于胸部,(圖一)在朝陽市半拉山墓地12號墓的墓主胸部可見出土的玉猪龍,猪龍旁還有一件石鉞以及玉璧。(圖二)據專家研究指出,鉞是軍事權力的代表,這幾件文物的組合應是紅山文化中的一種身分權力的象徵。因此玉猪龍所蘊含的意義幷非單純的爲佩飾,而是代表某種等級和權力的禮器,或是一種神器,一種紅山先民所崇拜的代表其祖先神靈的圖騰物。玉猪龍的珍稀價值不言而喻,其所孕育的歷史深意更是對高古玉藏家有著强烈的吸引力,去年紐約佳士得在亞洲藝術周上,一件沒有年份、估價僅美金5千的青玉猪龍,竟然獲得近50口叫價之多,最終以美金190萬落槌,成交價達美金229.5萬(近台幣七千萬元),接近估價的460倍之多,引起一陣討論熱潮。

参阅:參閱:紐約佳士得,2019/3/21,Lot1180,青玉猪龍,13cm,成交價USD 2,295,000。

 

Lot 2087  16世紀 銅上師像

规格:H:18 cm

起拍价格:350,000 新台币

上師造像是藏傳佛教體系特有的,極爲特殊的造像題材。後弘期教派林立的宗教局面,使得上師造像藝術在西藏形成了極其龐大的體系。由于上師是現實中的人物,因此以上師爲題材的作品通常是極具寫實性的雕塑作品。此尊上師面容刻畫寫實,額間的皺紋,含笑的嘴角和臉部肌肉綫條都刻畫得相當真實;頭戴法帽,法帽上鑲崁綠松石,身著法衣袈裟,左手托摩尼寶,右手結降魔觸地印,雙腿結跏趺坐于披有虎皮的台座之上。上師像整體比例準確,形神生動逼真。重重袈裟流暢自然,衣緣處塹刻紋飾,台座刻畫細膩,反映了15-16世紀造像成熟時期的工藝特點。除此之外,此像仍然保留了早期造像的工藝特點,鑲嵌工藝沿襲了早期造像的傳統。此尊由西藏地區鑄造的銅上師造像是近年來少見的同類造像中的精品,無論是從造型還是細節上看,均爲一件無可挑剔的上乘之作。

 

Lot 2134  18世紀 尼泊爾 銅鎏金勝樂金剛像

规格:H:37.5 cm

起拍价格:300,000 新台币

《勝樂金剛》又稱上樂金剛或善樂金剛,梵名爲Chakrasamvara,《勝樂 金剛》和《時輪金剛》、《密集金剛》、《喜金剛》及《大威德金剛》 被稱爲密宗「五大金剛」,這五個法門是無上瑜伽修行精髓之所在,更 是密宗四大教派共修的本尊。其中《勝樂金剛》爲藏傳佛教無上瑜珈部 之母續本尊,爲「大樂之輪」,被視爲母續中的最高成就,也是母續中 最完滿的教法。至乾隆皇帝在位時期,更是篤信勝樂金剛,爲其建立數 百千計的壇城,因爲這個緣故,勝樂金剛的本尊信仰在中土非常流行。勝樂金剛共有七十二種身相,此尊爲四面十二臂造型,四面表息灾、增 益、敬愛、降伏四德,每一面三眼,表三世智,象徵看破三界,每一面 呈現「寂忿相」。本尊雙臂懷抱明妃(金剛亥母),明妃裸身,意味著 清淨無染,明妃的左腿與主尊右腿幷齊站立,右腿則伸出主尊背後。主 尊雙手分持金剛杵、鈴,表悲喜雙運,其餘各手分持獸皮、嘎巴拉碗、 斧、鉞刀、三股戟、金剛索、人首等法器,左腿微曲,踩在大自在天妃 心身上,右脚直伸,脚踏大自在天神,表示降伏憤怒、貪欲以及各種衆 生的我執而得到成就,姿態與2015年紐約蘇富比〈15世紀勝樂金剛唐 卡〉相仿。

 

Lot 2193  14世紀 馬頭金剛像唐卡

规格:21.5×21 cm

起拍价格:350,000 新台币

馬頭金剛又稱馬頭明王,是蓮花部主阿彌陀佛的教令輪身,或由觀音所化現。其形象有多種,此幅表現的是雙身三面六臂馬頭金剛。主尊身藍色,鬚眉高聳,怒目圓睜,獠牙外露。三面分別爲藍、白、紅色,每個頭皆戴冠,面像猙獰,表情憤怒。上身軀體健碩粗短,六臂各持法器。腰圍獸皮,現左展立姿態。懷中抱明妃,明妃一面二臂,盤于主尊腰間。主尊立于蓮座之上,蓮瓣寬扁碩大,時代風格鮮明。蓮花生大師入藏時將馬頭金剛的信仰帶到了西藏,由于蓮花生大師的極力宣傳,馬頭金剛的信仰在西藏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爲各教派所接受。整幅唐卡構圖遵循著早期外來藝術的棋格式布局,可見傳統風範又可從中見新意。設色以暖色調爲主,運用了紅色的張揚搭配亮度較高的色彩,使唐卡畫面顯得更爲鮮艶亮麗。整幅唐卡人物衆多,場景複雜,人物描繪和技法運用頗具夏魯寺壁畫的藝術風韵,展現了14世紀尼藏風格的藝術特色,更兼其宗教內容蘊涵豐富。主尊四周環繞著祖師、護法,同主尊共同構成了與主尊相關的完整修法體系,爲世人瞭解修法和法脉傳承,提供了最爲直觀的畫面。

参阅:北京巨力,2017/06/03,Lot9084,14-15世紀金剛亥母唐卡,60×46cm,成交價RMB 632,500。

 

Lot 2202  紅山文化 玉鷹

规格:L:6.3 cm/ W:6.3 cm

起拍价格:350,000 新台币

紅山文化時期的玉鷹是當時重要的圖騰之一,也象徵擁有者的身分地位。先民視鷹爲最凶猛的鳥類,猶如獸中之虎,令人震懾畏懼,代表權威。在宗教方面的意義和作用是能幫助先民溝通人神,因爲鷹目能看穿黑暗,先民相信它可以穿透生死界限看到祖先神靈。當巫師使用帶有鷹眼紋飾的青銅器或玉器進行祭祀,就能够溝通先祖神靈。本件玉鷹以青玉琢成,立體厚實,寬達6.3公分,堪稱是類此作品中的大鷹之作。器表布有雪花沁,綹紋浸色處油光一致,呈現內斂自然不利眼的油臘光澤,玉質老化質變等等皆象徵歷史遺痕。玉鷹作展翅立姿狀,雙眼圓凸,三角尖啄,腹部細膩雕琢出鷹爪,寬尾,伸展的翅膀上方有交錯網紋,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中的《紅山文化玉鷹形佩》在雙足下部用陰綫斜刻網紋爲同樣裝飾手法,格外精緻,中間飾微凸棱綫表現羽紋。鷹背呈現凹弧狀,頭頸間有上下斜對鑽鑿孔,孔口相通、外大內小,孔內留有臺階痕。玉鷹神韵生動,製作嚴謹,穩重威武,氣勢非凡,爲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之獨特藝術精品杰作。

来源:臺灣資深玉器收藏家舊藏

参阅:紅山文化玉鷹形佩,W:5.2cm,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Lot 2144  清代 玉雕松樹水洗

规格:D:10 cm / H:8.5cm

起拍价格:550,000 新台币

 

Lot 2166  漢代 虎首水晶杯

规格:W:13.5 cm

起拍价格:250,000 新台币

 

Lot 2112  青花人物蓋罐「大明萬曆年制款」

规格:H:35 cm

起拍价格:350,000 新台币

 

Lot 2031  清雍正款 蘋果綠釉碗

规格:D:9 cm

起拍价格:500,000 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