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秋虫杂卉图》_于非闇专攻工笔花鸟

 書畫     |     来源  现代钱币收藏网    |    2023-05-04 15:19

  于非闇《秋虫杂卉图》

  1936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怡亲王所藏宋缂丝中,有对幅作秋虫杂卉曾入奎章阁,李竹懒定为黄居寀稿本。丙子夏,侍疾家居,师其意制此,非闇并记。

  钤印:闲人、于照、壮夫不为、萧平之、存古人之心、戈父、

  诗堂:万类霜天竞自由。于非暗先生一九三六年仿宋缂丝秋虫杂卉,大意为此。作秋之庭院顽石错落,花木掩映,虫蝶多种飞游其间。工致精微而不失古朴高雅之趣,足以见其修养及功底之博厚也。时在癸巳炎夏金陵,爱莲居萧平识。

  规格:135×61cm

  于非闇专攻工笔花鸟的时间不算早。当然,在其余的画风中他的浸淫时间已很长了。在46岁起主攻工笔花鸟之后,他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世人皆以工笔画家视之。这件《秋虫杂卉》的工笔花鸟巨作,是他1936年47岁的作品。时于非闇正在潜心研究宋徽宗赵佶以及宋元缂丝的画艺,心摹手追,不废日夜。从这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种种技法和表现手段,已经是作者成熟的面目。

  这件作品在工笔作品中堪称大件。不但画面典丽繁复,而且对象的布置繁简得当,形象刻画精微生动,线条劲挺有力而准确严谨,极具节奏感,设色清丽、匀净而典雅,富有宋缂丝画的装饰性,有很强的古朴明丽的意味。他抓住了对象瞬间的动态特点,如两个蜻蜒或停或飞的动态极为准确传神。从这里可以看出,画家对于物象的写生功力是高出同侪多多的。工笔花鸟易工稳而难于得神,这不但需要画家胸襟阔大、腹笥深厚,也需要对传统深入的研究传承和对自然界的深刻体察,其间缺一不可。也正因如此,于非闇的作品具有许多任务笔画家所无法达到的高度成就。

  与传世的于非闇同期作品比较,本作品用于题画的瘦金体书法是他当时的典型书风,瘦金书特征鲜明而带有行书流便快捷的自然形态,笔画偏细瘦,不如前期的工整,也不似后期的肥劲。综观此作,是此期于氏最具代表性的力作则毫无疑问。藏家慧目在彼,如此精采之作,实应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