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复,明代画家。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汉族,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诸生。尝从文徴明学书画,工花卉,亦画山水,书工行草;画擅写意花卉,淡墨浅色,风格疏爽,后人以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有《白阳集》。 陈道复的祖父陈璚(1440-1506),曾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与同郡名人王鏊、吴宽及沈周等过从甚密,并颇多书画收藏。他的父亲陈钥(1464-1516)是陈璚的次子,与文徵明私交极厚。道复“既为父祖所钟爱,时太史衡山文公有重望,遣从之游,涵揉磨琢,器业日进……称入室弟子。”
陈道复小天资颖异,凡经学、古文、诗词、书法,无不精研通晓。在绘画上也极具天赋,下笔不凡。文徵明每谈到他,总是笑言:“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其实他正是从文徵明那里学得了文人画的基本要素:笔墨、意境、传统。
陈道复 四季花卉图(局部)
其实他正是从文徵明那里学得了文人画的基本要素:笔墨、意境、传统。但文徵明的花鸟画偏重于兰、竹,因此如要追溯陈的大写意花卉的渊源,就必须举出“吴门画派”的祖师沈周了。沈周的花鸟画在明初极具新意,他创始运用“写意”——写其大意的方法作花鸟写生,相对宋、元的写实,显得质朴无华,却又耐人寻味。而陈道复则在此基础上,自出机杼,将草书笔意融入写意花卉画中,开创了大写意花卉画的新风貌。与稍迟于他的徐渭并称“青藤白阳”。
陈道复 秋葵海棠图
在陈道复看来,形似者非真,对物象的表面呈现乃画之低流。他的花鸟和山水,都是“求于形似之外”。 他在两方面光大了文人画的传统,一是彰显笔墨的表现力,二是强化个人意趣作为绘画的表达中心。“脱略形似”也成为陈道复艺术的标记。清中期艺术家黄钺评前贤之作时说:“传神太似包山子,疏野遗形陈白阳。要识南田真妙墨,腕中直是有徐黄。”
陈道复 采莲图
揆诸陈道复一生论画旨趣,若以一句话概括之,其所追求之真,是对生命本明的归复。其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他的真,一如他的名字道复所昭示的,归复于“道”,也即是他反复道及的“性”,让生命真性自在彰显,让生命在“野兴”中脱去一切干系。
陈道复 荷塘图
陈道复有《山居》二首,其一云:『山堂春寂寂,学道莫过兹。地僻人来少,溪深鹿过迟。炊粳香入筋,瀹茗碧流匙。从此逍遥去,长生未过期。』其二云:『自小说山林,年来得始真。耳过惟有鸟,门外绝无人。饮啄任吾性,行游凭此身。最怜三十载,何事汨红尘。』二诗简直有陶诗『少无适俗性,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味。他所说的『真性』,乃生命的『元真气象』,真实的生命感觉。他的『真』,就是要让『吾性』敞亮起来。
陈道复 四季花卉图(四选其二)
陈道复 榴花湖石图
陈道复 兰石图
陈道复 葵石图局部
陈道复 书画双清卷
陈道复 松石萱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