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工奉旨为乾隆雕琢玉碗,顺便用废料刻成玉雕,结果却成惊世国宝

 玉器     |     来源  现代钱币收藏网    |    2023-04-20 16:51

玉工奉旨为乾隆雕琢玉碗,顺便用废料刻成玉雕,结果却成惊世国宝

 

在历史上,大清乾隆皇帝算得上是一位盛名君王,他也毫不客气地自称“十全老人”。乾隆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多有建树,本人对此经常沾沾自喜。同时,乾隆皇帝也酷爱书画文玩,他的墨宝遍及大江南北。对瓷器、玉器也颇有鉴赏能力,惊世重器“渎山大玉海”就是因乾隆的鉴宝慧眼而现世的。乾隆对玉石的痴迷可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现在统计,单是玉印宝玺,乾隆一生就拥有1800余方,创建了古今之最的记录。

有一年,乾隆得了一块新疆和阗白玉,这块玉石表面纹理细腻、温润如脂,内行一看就知道是难得的上等美玉。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白壁有暇,用光透过玉石,可见一些明显的橘黄斑点,里面还有轻微的裂痕。尽管如此,乾隆还是对这块和田白玉爱不释手。忽然,乾隆有了一个想法:何不把它雕琢成一个白玉碗呢?这样,既不辜负了这块美玉,又能完全游刃有余地避开那些瑕疵。乾隆当即下旨,找来苏州的著名玉工,进宫雕琢玉碗。

清代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时代。早在唐、五代时期,苏州就有琢玉工坊和知名玉工了,到了元明时期,玉雕技艺更加纯熟。到了清代,苏州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玉加工中心。目前,在各大拍卖会和官方、民间收藏中,苏州玉器仍然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随着圣旨一下,苏州督造官便精心挑选了一个玉工奉旨进宫,为乾隆皇帝雕琢玉碗。玉工战战兢兢地把玉碗雕成,乾隆皇帝对此也非常满意。

然而,历来做手艺的工匠不很勤俭,不愿暴殄天物。这位玉工雕成玉碗后,剩下一大块有橘黄杂色的废料,弃之实在可惜,便想到要废物利用。可是,这块废料能雕琢出什么器具呢?那些斑点和那道裂痕,明显成为雕琢难点。玉工琢玉一般都讲究随物赋形、因地制宜,这位玉工白天把废料捧在手中,夜晚继续殚精竭虑地思考。玉工临时居住的房间外是一排梧桐树,月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地上。见此情景,玉工忽然想起在宫中见到的一幅与梧桐有关的画幅。

那是一幅彩墨画“桐荫仕女图”,整个画面情景俱佳,韵味天成,一见之下,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玉工决定,就将这块废料雕琢成一幅立体的“桐荫仕女图”。历经旬月。这件玉雕作品终于完成,整体高15.5厘米,宽25厘米,厚10.8厘米。玉雕上,两侧雕成垒石、假山、梧桐树,洁白的玉石桌凳点缀其间;一扇圆月洞门,迎风门户半开;门的内外各有一仕女,一捧灵芝,一捧圆盒;两两相视,微笑欲语,画面生动,情趣盎然。整个玉雕体现了玉工化腐朽为神奇的巧夺天工的技艺。

当这件“桐荫仕女图”玉雕被呈现给乾隆皇帝时,乾隆龙心大悦,视为惊世国宝。乾隆见玉雕底部刻有阴线文字:“和阗贡玉,规其中作碗,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又完璞玉。”同时,还附有一首诗:“相材取碗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簷蕉轴庭。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乾隆高兴之余,重赏了玉工,令其回家团聚。这块玉雕被乾隆视为“无出其右者”。那时的工匠身份低微,玉工的姓名已不可考,但那神奇的技艺却为我们创作出惊世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