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中国天津籍艺术家)

 中國藝術家     |     来源  网络来源    |    2023-11-14 17:53
何家英
何家英
 
一、 人物简介
何家英,1957年3月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所所长、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2012年在巴黎卢浮宫“2012沙龙展”中获绘画类金奖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杨开慧》等。

二、个人作品
名称
时间
海田归
1979
春城无处不飞花
1980
街道主任
1981
山地
1983
惊蛰
1985
米脂的婆姨
1985
清明
1986
酸葡萄
1988
女红
1988
易水河畔
1989
魂系马嵬
1989
秋冥
1991
丽日
1992
落英
1993
桑露
1996
淡日
1997
百合花
2002
幽谷
2003
心语
2003 
何家英作品
何家英作品

何家英作品
何家英作品

何家英作品
何家英作品

 
三、人物评价
·社会总评
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读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在工笔画领域能取得重大成就,自然与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分不开。在他眼里,继承传统和创新其实是“一事两步”,哪一个都不能丢,丢了一个也就丢了另一个,真有传统者总想为创新开路,真求创新者不会拿传统祭刀。他的这一思路既是对当下中国画领域的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他力求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何家英除了对传统有着独到的认识外,对中国画吸收西画营养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反对那种只吸收概念,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借鉴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种艺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从而给人们以启迪。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兼融百家,自备一格。 
 
·个人点评
潘天寿先生认为:中国的、西方的、日本的、印度的、现代的、古典工笔画本来不宜太大,但他发现日本的浮世绘美人画尺寸并不小,效果也不错,却陷入到要市场还是要艺术的两难抉择中,何家英的作品却以其雅俗共赏、韵味绵长获得了“双赢”,或许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种艺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
 
四、成就荣誉
获奖作品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海田归
1979
天津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
春城无处不飞花
1980
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
山地
1983
天津第三届青年美展一等奖
山地
1984
入围第六届全美展优秀作品展
十九秋
1984
入围第六届全美展优秀作品展
米脂的婆姨
1986
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酸葡萄
1988
首届当代工笔画学会大展金奖
易水河畔
1988
中日国画合同展金奖
魂系马嵬
1989
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
秋冥
1991
第二届当代工笔画学会大展一等奖
桑露
1997
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
米脂的婆姨
1999
全国九届美展铜奖
濠江花路
1999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优秀奖

 
五、社会活动
2014年2月1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南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何家英画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 
 
2014年12月27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在天津迎宾馆举行聘任仪式,聘请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原天津画院院长何家英为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成其圣颁发聘书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浙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鸿友出席;院党组书记张桂元参加。 
 
2022年11月,参加央视《诗画中国》第八期《簪花仕女图》卷,何家英结合唐代风气,解释了仕女们高耸发髻的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