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国良
	一、人物简介
	史国良,1956年1月29日出生于北京,河北大城人,法名释慧禅,中国当代画家,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其主要绘画作品有作《新的一页》《越唱心里越快活》《月色》《牧鸭》《山里人》《藏区写生》《八个壮劳力》《买猪图》《高蠡暴动》《访状元》《添灯油》《空门》《小昭寺》《母子图》等,主要画集文集有《当代画家画速写——史国良速写集》《美术技法大全——水墨人物画》《全国历届书展、中青展、篆刻展评委作品及获奖作品精选系列——史国良画集》《当代速写精粹——史国良》《当代美术名家技法——水墨人物画技法》《史国良画集》《作者亲鉴真品——史国良画集》《史国良新作集》等。
	
二、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
		
			
二、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
|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作品规格 
				 | 
			
|---|---|---|---|
| 
					 
						1989年 
				 | 
				
					 
						《刻经》  
				 | 
				
					 
						设色纸本 
				 | 
				
					 
						97cm×197cm 
				 | 
			
| 
					 
						1990年 
				 | 
				
					 
						《草原月色》  
				 | 
				
					 
						纸本 
				 | 
				
					 
						154cm×130cm 
				 | 
			
| 
					 
						1990年 
				 | 
				
					 
						《姐妹》  
				 | 
				
					 
						纸本 
				 | 
				
					 
						142.8cm×120.2cm   
				 | 
			
| 
					 
						1990年  
				 | 
				
					 
						《雷阵雨》  
				 | 
				
					 
						纸本 
				 | 
				
					 
						141.6cm×180.4cm 
				 | 
			
| 
					 
						1990年 
				 | 
				
					 
						《收青稞》  
				 | 
				
					 
						纸本 
				 | 
				
					 
						141.2cm×211cm 
				 | 
			
| 
					 
						1995年 
				 | 
				
					 
						《转经》  
				 | 
				
					 
						纸本 
				 | 
				
					 
						123cm×100cm 
				 | 
			
| 
					 
						2006年 
				 | 
				
					 
						《早课》  
				 | 
				
					 
						纸本 
				 | 
				
					 
						133.5cm×135cm 
				 | 
			
| 
					 
						2011年 
				 | 
				
					 
						《今年又上帕米尔》     
				 | 
				
					 
						纸本 
				 | 
				
					 
						145cm×360cm 
				 | 
			
| 
					 
						2012年 
				 | 
				
					 
						《捡土豆》    
				 | 
				
					 
						纸本 
				 | 
				
					 
						96cm×180cm 
				 | 
			
| 
					 
						2013年 
				 | 
				
					 
						《吹芦笙》  
				 | 
				
					 
						- 
				 | 
				
					 
						- 
				 | 
			
| 
					 
						2012年 
				 | 
				
					 
						《高原奶茶香喷喷》  
				 | 
				
					 
						纸本 
				 | 
				
					 
						145cm×360cm 
				 | 
			
| 
					 
						2015年 
				 | 
				
					 
						《佛号声声》  
				 | 
				
					 
						纸本 
				 | 
				
					 
						100cm×200cm 
				 | 
			
| 
					 
						2015年 
				 | 
				
					 
						《品茶图》  
				 | 
				
					 
						纸本 
				 | 
				
					 
						96.4cm×179.6cm 
				 | 
			
| 
					 
						2015年 
				 | 
				
					 
						《茶马古道》  
				 | 
				
					 
						纸本 
				 | 
				
					 
						100cm×240cm 
				 | 
			
| 
					 
						2016年 
				 | 
				
					 
						《黄金路上汗水多》  
				 | 
				
					 
						纸本 
				 | 
				
					 
						67cm×137cm 
				 | 
			
| 
					 
						2017年  
				 | 
				
					 
						《拉萨途中》  
				 | 
				
					 
						纸本 
				 | 
				
					 
						84cm×84cm 
				 | 
			
| 
					 
						- 
				 | 
				
					 
						《酥油灯》 
				 | 
				
					 
						- 
				 | 
				
					 
						57.5cm×34.5cm 
				 | 
			
	三、创作特点
	·艺术历程
	从风格演变上讲,史国良的作品可以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作品不仅形式上有变化,而且在主题、意义和境界上也相去甚远。 
	 
	20世纪80年代,史国良所面临的课题是:既要以严谨的写实造型来塑造生活和人物,又要解决写实性造型和写意性笔墨之间的融合问题。也就是写实主义的结构、空间、体积、光影和写意性、表现性水墨有没有可能融合成一种整体性风格。 
	 
	史国良既把笔墨当做塑造形象的手段,使之服从写实造型规律,又在衬景、衣服等处发挥水墨的写意、表现性功能,几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以写实为基础、以写意性为主导的抒情风格。从画面中透射出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在解决写实与写意、造型与笔墨等问题上,史国良80年代的作品具有启示意义。 
	 
	史国良20世纪90年代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其身份的转换有着关系。这种艺术风格的变化暗含着意义和境界的转换,80年代那种对生活之美的表达转换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史国良笔下展现了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佛、诵经、劳作等。这其中并没有太多的宗教式的凝重与悲剧意味,而是充满了感受本真之后的欣悦之情,这和史国良80年代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脉相承。 
	 
	这一时期作品形式的变化是,在写实造型和写意水墨之外,引入了装饰性要素。西藏瑰丽庄重的佛教壁画、唐卡、图案、服饰、器皿均以辉煌的装饰性丰富了画面。这种演变可能出于两种考虑:一是适应西藏题材的特殊要求;一是史国良力图将汉唐时期的工笔重彩传统和水墨画结合起来,以创造出当代中国画的一种全新风格。 
	 
	·绘画体系
	史国良的绘画被称为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体系)的第三代传人。徐蒋体系是用两方古典学院派的写实技巧来改造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尝试的一种体系,也就是用西方的素描速写技法来画中国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用中国的书画工具来进行素描和速写。史国良的绘画写实性来源于他的写生基础,他受过素描速写等写生训练,也曾多次到西藏去体验生活和写生。
	 
	·艺术蕴意
	史国良出家后切身的宗教体验使他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观照出家前就熟悉的他的艺术所表现的世界,这使他的作品多了一缕祥和朴实的宁静之气,其他世间人描绘宗教题材的作品多描绘宗教的苦难,而史国良的作品反映出了宗教对人的精神的解脱,这大概和他出家以后的心境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史国良又自称是一个入世的和尚,仍然关注着人世,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一种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存在方式,他以石涛的以笔墨为佛事自励,以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事业 。史国良关注人物,关爱藏胞的人生疾苦和灵魂的追求,通过自己的艺术生动地形象地向世界上更多的人展示他们的善良、单纯、美和可爱的内在本质和生动形象。 
	 
	·绘画技法
	史国良人物画的写生实验具体表现在其作品中墨线与色块的运用。线与面是速写与素描的要素,也是在二维平面展现三维立体的绘画要素。史国良也是在这种意义上运用墨线与色块进行造型的,尤其是在人物的头部特征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在其中他运用了明与暗、光与影的变化,使头部的结构特征和立体效果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了油画的质感。 
	 
	史国良主张形式、技巧于中国人物画来讲无异于文学创作中的炼词造句,而关健是要利用这些词汇写文章,中国人物画的形式、技巧可以多种多样,这不在于继承和发掘古人留下的技法与趣韵,也不在于把西方绘画中的解剖、结构、光影、构图如何与水墨巧妙地结合,而是要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结构,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和前进方位,因此,在国良的画作中,笔墨厚重,酣畅,画面层次分明,进深感强烈,色彩凝重富有装饰的意味,在坚定地保持着中国传统笔墨的同时,揉进了更多的西方绘画的造型技法。 
	 
	史国良的人物画一直富有动态的鲜活美感,在多条线的复写中获得人物体面的转折与变化。他追求线条的速度与遒劲。在人物面部,保留了“勾花点叶”式的笔墨范式,用笔的“勾”与用墨“点”巧合于人物面部的结构变化。他的“用墨”或“用色”,往往用饱含水量的大笔挥写,以此形成线与面的对比和画面整体的气韵生动。
	 

史国良作品

史国良作品
	四、人物评价
	“史国良是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他的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中国人物画坛写实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石家庄新闻网评) 
	 
	“史国良是中国画坛人物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北京青年报》评) 
	 
	“史国良是徐悲鸿等大师开创的中国当代写实画派的传人,他有着深厚的素描与速写功底,他的画作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素描技法被灵活地融入传统,同时吸收油画中的色彩、调子和版画中的黑白。他的画作笔墨奔放,造型厚重,色彩鲜明,那一幅幅画,带着浓郁能、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似乎要走进人们的心里。”(央视网评) 
            
            
            
          
		 		  
					  
          
  网络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