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时期,青花器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典雅瑰丽的色调、优美生动的纹饰被公认为我国制瓷史上“发前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的“青花瓷之冠”。
《景德镇陶录》载誉宣德瓷器,称其“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与此同时,宣德青花烧造数量也是空前的。
明初,朝廷对御窑厂十分重视,由皇帝选派得力的官员督窑,制度完善、设备齐全,官窑在强大的政府财力的支持下集中了最优秀的匠师和原料,开始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的御用瓷的烧制。永乐、宣德朝官窑更以绝对的优势独步瓷坛。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骰子碗
口径:26.6cm 高:11.8cm
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朝廷一次就下达了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
宣德青花胎体精密细腻,胎质洁白坚硬,薄厚适度,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如此件拍品青花海水云龙纹骰子碗,碗圆口,深弧腹,平底。器墙厚薄适宜,样式敦实。内壁光洁仅在口沿处饰弦纹两周,内饰海水纹。白釉致密润泽,白中透青。
外壁通体绘制青花纹饰,由上至下为海水、云龙、变体莲花瓣。主纹饰之龙纹为五爪龙纹,腹部绘制单条龙纹,怒睁双目,须发上扬,身躯扭动,五爪锋利,配之云纹尾部成波浪形,动态十足,正是猛龙飞翔遨游在云气之间,意气风发,威风凛凛。

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中谈宣德窑“按此明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也。”
相比于永乐青花,宣德青花胎体重、釉色白中泛青,釉层多布气泡,有橘皮棕眼,青花浓淡相间,尺寸大,且大多写有年款,如此件拍品的款识便写在其上腹部,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