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胄(1925年3月31日—1997年4月23日)
一、人物简介
黄胄(1925年3月31日—1997年4月23日),出生于河北蠡县。原名梁淦堂,字映斋,曾用名梁叶子、苗迪,中国近现代中国画、人物画家、收藏家、社会活动家。
其主要绘画作品有《苹果花开的时候》《洪荒风雪》《赶集》《百驴图》《风雪夜归人》《送粮人》《鞠躬尽瘁为人民》《庆丰收》《巡逻图》《载歌行》《松鹰图》《叼羊图》《姑娘追》《日夜想念毛主席》《爹去打老蒋》、《人畜两旺》《打马球》《在战火燃烧过的地方》《金色的道路》《春节劳军图》《我爱北京天安门》《女民兵》《炊事员》《藏童上学》《井冈山第一面红旗》《谈心》《亲人》等,著有《黄胄谈艺术》《黄胄书画论》等。
黄胄于1944年拜赵望云为师;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954年,任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创作课讲师;1954年,创作作品《帐篷小学》《祖国的眼睛》等;1962年,创作作品《女民兵》《炊事员》等;1973年,创作作品《送粮图》《年青的一代》等;1978年,创作作品《松鹰图》《百驴图》等;1982年6月,在兰州举办黄胄画展;1984年,创作作品《松鹰图》《欢腾的草原》;1988年12月,任黄冑美术基金会会长。1991年9月,任炎黄艺术馆馆长;1993年12月,在香港举办“黄胄画展”;1995年9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画展;1997年4月2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2岁。
二、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
专著画集
绘画作品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作品规格
|
---|---|---|---|
1953年
|
《洪荒风雪》
|
中国画
|
73cm×117cm
|
1953年
|
《打马球》
|
纸本水墨设色
|
137cm×162cm
|
1954年
|
《出诊图》
|
纸本水墨设色
|
101cm×83cm
|
1958年
|
《赶集》
|
纸本水墨设色
|
141cm×81cm
|
1959年
|
《庆丰收》
|
-
|
300cm×600cm
|
1981年
|
《育羔图》
|
-
|
127cm×121cm
|
1983年
|
《叼羊图》
|
纸本彩墨
|
210cm×800cm
|
1985年
|
《群驴图》
|
纸本水墨
|
40cm×276cm
|
1986年
|
《草原逐戏图》
|
设色纸本
|
120cm×250cm
|
-
|
《幸福一代》
|
-
|
144cm×298cm
|
专著画集
出版时间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
1963年
|
《黄胄作品选》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78年
|
《速写选集》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78年
|
《黄胄速写》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79年
|
《黄胄画集》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80年
|
《黄胄速写集》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1981年
|
《黄胄画选》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81年
|
《喀什噶尔速写》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1981年
|
《黄胄新作选》
|
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83年
|
《黄胄毛笔速写》
|
河北美术出版社
|
1992年8月
|
《黄胄速写集——画中行》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
|
《动物写生》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三、创作特点

黄胄作品
艺术历程
黄胄艺术呈现的艺术历程可分为早、中、后三期。早时形象鲜活,其作品较单纯,与传统较贴近,除了笔墨淋漓外,形神兼备,笔墨意味颇高;中期,用墨用色浓烈,形象逼真,追求宏厚和气魄;后期更加将速写强化到画幅中,欢快的笔墨会为树立自己的特色而挥洒着。

黄胄作品
艺术概览
黄胄善于用速写的表现手法抓住人物或动物的特征,线条流畅有力,风格奔放。“驴”是黄胄绘画创作中的题材之一,他画的驴造型准确生动,手法简练概括,去掉了许多烦琐的细节,弱化了明暗和体积感,突出了驴的生动性和笔墨的自由流畅,使笔和墨活了起来,手法高超,笔法奔放,墨色变化丰富,简练精准。
作品《叨羊图》
《叨羊图》黄胄采用了长八米、高两米的巨幅进行创作,描绘了几十个人物和多匹奔驰的骏马,视觉上气势恢弘,动人心魄。在巨大的长卷上安排如此众多的人物,既容易雷同,也容易失之散乱。而黄胄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在巨幅作品中通常出现的难题。诸如利用多匹骏马彼此你追我赶的位置关系,塑造出千变万化的动态,从而打破了视觉上的呆板平淡,烘染出了竞赛中万马齐嘶的激烈争夺的气氛。而画面人物的视线和动作使人群自然形成了几个错落有致而又相互呼应的小组,并不着痕迹地引导读者的注意力集结到了肩挎白羊,一马当先的那名骑手身上,从而加强了画面既紧凑又精彩的戏剧性效果。在《叨羊图》中,黄胄用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出了现实生活的场景,造型明快生动,而情感真切。
作品《群驴图》
在黄胄动物画的题材中以画驴最负盛名,黄胄画驴,形神兼备,确实是对前代的一种突破。一方面他保持了中国画用线的优势,而毛驴身上看似毫不经意的侧笔皱擦,令画面巧拙相称,充分体现了水墨写意的特点。同时体现出了黄胄对西方写实精神的理解,像毛驴身上表现出的转折明晰,简洁精炼的块面造型,使毛驴不仅富有情趣,且具有相当独特的体积感,这与画家融贯中西的创作观念是密切相关的。另外,善于处理复杂的构图也是黄胄中国画的一个特点。《群驴图》纯粹利用水墨来表现对象,回旋余地自然大为缩小。然而黄胄的每一头驴都各具情态,绝无重复并利用干湿浓淡、聚散隐显的笔墨变化,使画面趋于丰富,并巧妙地形成了画面各部分的呼应。
作品《草原逐戏图》
概览《草原逐戏图》,黄胄以浓艳的大块色墨铺就主体,姑娘红装,挥鞭驭马,飒爽之姿毕现;骏马箭般疾驰,青年回首相应,你追我赶,好不热闹。而马背上的装饰,刻画到繁之又繁,几到极致,即便是马头部的绳套,也绝不放过,足可见画家之用心。画面近处野花灼灼,绿草点彩,几笔写就,一扫花草常见娇弱之态;远处牧民驰马,簇簇羊群点缀其间,天际旷野,更见草原之景象辽阔。
四、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
时间
|
获奖作品
|
奖励名称
|
---|---|---|
1952年
|
《苹果花开的时候》
|
全国美展一等奖
|
1953年
|
《打马球》
|
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
1957年
|
《洪荒风雪》
|
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
|
1958年
|
《赶集》
|
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铜质奖
|
五、人物评价

黄胄作品
“黄胄将速写的观察与表现方法引入创作之中,实现了传统中国人物画向现代形态的转换,是新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开拓者。”(中国美术馆评)
“黄胄是中国著名的中国画画家、收藏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为推动当代美术的发展、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央视网评)
“黄胄是中国人物画史上里程碑式的画家,是20世纪中后期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即在两千年的中国画史中,黄胄也是杰出的无人能够替代的人物画家之一。”(美术教育家、画家陈传席评)
“黄胄是中国著名人物画泰斗。”(国画家史国良评)
“黄胄是20世纪中国画界开宗立派的画家。”(《北京日报》评)
“黄胄的作品写意里有工笔,也有重彩的东西,这些都容纳到一个非常和谐的一个状态里,这个能力是没有人能比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华天雪评)
“黄胄的画能表现新疆草原文化的张力,他一生的创作,以新疆作为边疆体裁,他影响了几代人,不是一代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云祥评)
六、后世纪念
竖立雕塑
2022年12月15日,“西北美术教育之光”雕塑落成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雕塑的竖立旨在庆祝西北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并弘扬西北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先驱——吕斯百、常书鸿、洪毅然、黄胄等。